罕見病出生缺陷防控健康中國行公益活動在廣州啟動
2月28日正值國際罕見病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出生缺陷防控專科聯盟等多方當天在廣州共同發起罕見病出生缺陷防控健康中國行公益活動。
目前已知罕見病超7000種,其中80%由遺傳因素導致。一項公益組織的調查顯示,半數在兒童期發病,平均確診時間長達4.26年。漫長的確診周期與高昂的治療成本讓許多家庭陷入困境。
近年來,我國不斷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罕見病防治保障體系,數據顯示,我國罕見病的知曉率從過去的31%提升至69%。
“盡管成績顯著,但罕見病防診治的挑戰依舊不可小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堯良清表示:“一方面,罕見病的醫療資源不均衡,基層醫生對罕見病認知不足,診療水平有限;另一方面,篩查和診斷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普及。這都需要更多社會力量和醫療機構一起,多措并舉提高罕見病社會關注度。”
被稱為嬰幼兒“頭號基因病殺手”的脊髓性肌萎縮癥(SMA),是“罕見病中的常見病”。通過產前篩查,可判斷孕婦是否攜帶SMA基因致病變異、確認夫婦是否同時攜帶SMA基因致病變異,對高風險的胎兒進行產前診斷,便可有效防止患兒生出,或者提早發現患兒,及時采取相應舉措。
當天,出生缺陷防控專科聯盟獲贈價值超35萬元的脊髓性肌萎縮癥(SMA)公益包,有1000個家庭可免費獲贈SMA篩查服務,若夫妻雙方SMA篩查結果均為攜帶者,且孕婦需要進行產前診斷、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的,還可獲得一次性的2000元資金補助。
廣州金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梁小丹表示:“預防罕見病,推動防治關口前移是關鍵。我們要關注到罕見病患者背后的無限生命力和可能性。希望通過本次公益活動,更多醫療機構、疾病聯盟等為更多家庭筑起健康防線。”
據介紹,罕見病出生缺陷防控健康中國行公益活動綜合醫療機構、專科聯盟以及慈善機構的力量,面向全國各省市開展醫生罕見病診療能力培訓、學術研討等,共同推動罕見病防診治關口前移,提升社會對罕見病的認識。(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罕見病出生缺陷防控健康中國行公益活動在廣州啟動
- 共迎2025世界運動會盛會 成都將打造30個“世運空間”
- “進城務工人員代表”李豐:當好基層民眾“發言人”
- 浙江漫畫家以筆墨勾勒梅韻 展現人文鄉村藝術魅力
- 整治“飯圈”亂象的腳步不能停
- 太平洋島國“漂”來華僑圖書館
- 全國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大賽啟動 專家力薦高校參賽
- “店播”成直播帶貨主流 平臺加強權益保障和生態治理
- 中國第七個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在上海揭牌
- 太湖流域生態改善 全球極危物種黃胸鹀和青頭潛鴨現身長蕩湖
- 海豚也會“高反”?看看高原海豚馴養師的“交友日記”
- 《哪吒2》申公豹的“靈魂”誕生記:如何讓申公豹“活”在觀眾...
- 藏歷木蛇新年初一:信眾拉薩大昭寺朝佛忙
- 張順勇代表:養蜂種藥興家鄉 帶領村民過上甜蜜日子
- 上海春季校園招聘陸續啟動 大模型催生新需求
- 藏歷新年“古突”夜 拉薩兒童福利院里話溫情
- 奇經技術-《奇經天下》MV全球首發!
- 云天勵飛2024年收入大增81%,推理芯片龍頭潛力被低估
- 科學賦能·新質發展2025年環光明科學城騎行活動成功舉辦
- 乙巳蛇年三亞民間龍王祭俗非遺活動 在大小洞天景區隆重舉行
- 泰足寶按摩鞋:科技養生的新體驗
- 嘟嘟巴士十年深耕,打造算法驅動的AI智能運力調度平臺
- 陜北年俗煥新彩 文化自信立潮頭——2025“陜北榆林過大年”...
- 人形機器人板塊熄火? 方正富邦基金經理李朝昱這樣說
- 興田德潤揭秘:谷歌SEO高手都在用的工具和技巧!
- 春天花會開,認知啟未來:愛采購助力中國企業開年破局
- 森歌集成灶以"智造+場景革命"重構廚電生態
- 新商DOU來賺!3月新商免傭政策來啦!
- 領拓跨境榮獲2024年度出海優秀合作伙伴
- 棉里層口罩銷售火爆的背后:44.76%醫護人員皮膚損傷率的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