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談AI:它會取代醫生嗎?
蛇年春節,中國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AI相關話題熱度居高不下。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醫藥領域代表委員受訪時表示,AI不會取代醫生,但它能助益數據處理、臨床決策等,為診療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呂國悅一直非常關注“AI+醫療”的發展,前不久該院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開啟了AI在醫療數據處理、臨床決策支持等領域的探索。
呂國悅認為,在“智慧醫院”建設上,AI將助力醫院從“信息化”向“智能化”邁進;在個性化精準醫療領域,通過AI解析患者基因信息,可預測疾病風險,指導靶向治療;在疾病預防和遠程醫療領域,依托大數據分析,可實現疾病預測與早篩;在醫學科研和新藥研發領域,AI可自動解析醫學文獻,總結科研進展,幫助醫生和研究人員快速獲取最新醫學知識。
對于社會熱議的“AI會不會取代醫生”的話題,呂國悅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指出,AI承擔的是數據分析、快速篩查、預測分析和標準化工作,而醫生的核心價值則體現在復雜病例決策、人文關懷和倫理把控等方面。
資料圖:2024年12月7日,吉林長春,市民通過中醫健康智慧篩查評估系統診脈。記者張瑤攝
全國政協委員、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冷向陽也持類似觀點。他表示,中醫學診療方法是基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實現“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的個性化精準辨證施治,但目前AI大模型還無法實現。
雖然中醫AI大模型尚不成熟,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停下探索的腳步。冷向陽透露,該校與多個人工智能團隊緊密合作,計劃在吉林省推動“名醫AI大腦”強基層行動計劃,并在全省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規模化應用部署,打造數智中醫藥的“吉林模式”。
時下的中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賦能千行百業,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經濟的運行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功承瀛泰律師事務所全國合伙人會議主席遲日大認為,積極擁抱AI的同時,也要有風險防范和法律意識,尤其要注意AI使用時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
遲日大表示,今后應當在法治軌道上推動AI產業、AI技術健康發展,讓它的發展更符合人類的倫理道德、規則體系。(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代表委員談AI:它會取代醫生嗎?
- 香港新地標啟德體育園盛大開幕
- 中國足協發布“中國足協球員自薦系統” 自薦、選拔如何進行?
- 十年覆蓋全國!全國2200個市縣已實施“交房即交證”改革
- 郭文標:“海上守護神”逐浪43載
- 楊武云代表:麥田里的“基因解碼者”
- 冰雪季收官 黑龍江接待國內外游客超1.35億人次
- 周琪代表:以務實態度促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 數字浪潮激蕩正能量 云端聚力領航主旋律
- 面對創新之問,深圳加速發力
- 巴西圣保羅狂歡節規模空前
- 2元和200元的鈣片,到底有什么區別?
- 非法穿越鰲太線遇險 親歷者:人生中的慘痛教訓
- 流汗農業→智慧農業 多維度看中央一號文件里的關鍵字“融”
- 江蘇游客遇“關門洗腦消費” 云南景洪相關部門公布調查結果
- 中越邊民共慶“春龍節”
- 百惠金控:內地企業啟動“A+H”赴港上市申請氣氛升溫
- “海原司機”:從鄉土到世界的物流使者與鄉村振興新引擎
- 歌手方大同去世 多位圈內好友發文悼念
- “一帶一路”眼健康聯盟在上海成立
- 廣東僑鄉信宜頭菜香飄萬里
- 東深供水工程60年對香港供水300億立方米
- 全國人大代表王林:為航天事業培養更多技能大師
- 廣東廣州:“龍抬頭”扒龍舟
- 數千賽車云集渾善達克沙地 越野競技迎“龍抬頭”
- 海南森城生態全力推進生態圈建設,打造綠色經濟新標桿
- 海南森城生態全力推進生態圈建設,打造綠色經濟新標桿
- 小乙百家|聚焦社區商業新生態,開創"助農惠民"薪生活...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標志(LOGO)和吉祥物發布
- “職普分流”焦慮如何解?甘肅酒泉探“雙融通”職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