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族譜跨海尋根 “90后”臺青首次返鄉祭祖
“這一天,等了好久。”4日,當“90后”臺灣青年周薇華抵達輾轉尋得的故鄉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她不禁如是感嘆。這一天,距離她這一支的開臺先祖“周廷部”跨越海峽、扎根臺灣,已隔逾百年光景。
清明時節,群山環抱下的安溪縣虎邱鎮竹園村周氏宗祠前,周氏宗親代表們早早地等候這位跨越海峽的歸鄉人。他們說,“歡迎小周回來。”
4月4日,“90后”臺灣青年周薇華(左四)首次回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虎邱鎮竹園村的祖地,與當地宗親在宗祠前合影留念。柯寧 攝
“感覺很特別,通過翻閱族譜、文獻找了這么久,今天終于來到了故鄉。”第一次回到家鄉,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樹,周薇華頗有感觸。她拿著手機一路拍攝,記錄下每一處新鮮的場景,留住每一個難忘的瞬間。
正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就讀博士的周薇華,從小就喜歡歷史文化。對于自己的根源,她總是很感興趣。“我父親曾經說過,我們這一族是武功周氏,于是長大讀書后我也查閱了關于武功周氏的相關資料,并求助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2024年12月,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通過館藏族譜《卓源武功周氏族譜》,為周薇華找到了其遷臺始祖“周廷部”的信息。據記載,周廷部屬于安溪縣虎邱鎮竹園村周氏四房,有著“周百萬”之稱。
“我們的族譜在1910年修過一次,當時記載之前已有500位宗親到臺灣定居。”竹園村周氏宗親會秘書長周大目告訴記者,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1988年10月臺灣周氏宗親就組織了30多人返鄉,自此后每年都有臺灣宗親回到家鄉探親。
“知道我回到家鄉,我父親非常激動,也很感動我這么用心。”周薇華說,有機會的話,父親和其他親人也想回來,看看家鄉的山水。
據了解,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正積極推動“閩臺尋根溯源服務交流中心”建設,整合兩岸族譜數據庫,為臺胞提供精確化尋親服務。近年來,通過開展各種交流活動,該館已先后幫助200多對兩岸同宗村族譜對接、360多組臺灣宗親回原鄉認祖歸宗。(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對接族譜跨海尋根 “90后”臺青首次返鄉祭祖
- 西藏林芝:雅魯藏布江邊桃花盛放 雪山同框美不勝收
- 清明小長假 廣東潮州龍湖古寨吸引游客
- 清明假期首日 成都市民戶外扎堆露營
- 智能機器人“多吉”驚喜宣布西藏林芝桃花節開幕
- 福州:原汁原味的臺灣美食吸引民眾
- 170公里邊境線上閃亮的精神坐標
- 貴州鳳岡:明前茶加工繁忙
- “文化中軸,童心守望”啟動 從青少年視角展現北京中軸線魅力
- 西藏拉薩火車站里的“數字哨兵”保障列車順暢運行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儀式舉行
- 香港文體旅局局長:《哪吒2》之后盼更多優質電影在港上映
- 民革黨員憶臺灣“尋親”之旅:緬懷隱蔽戰線烈士
- 江蘇揚州政府大院清明假期繼續敞開大門 供游客停車用餐
- 清明節假期香港游客眾多
- 游客西藏米林樂享美好春光
- 古絲路清明千年習俗:享4天小長假 節日盛宴別開生“面”
- “場景化”文旅模式漸興 帶火古都夜經濟
- 月壤、月面展示國旗、馬里亞納海溝深海水首次來渝展出
- 五臺超大型岸橋從青島西海岸新區起運發往埃及
- 清明小長假 福州三坊七巷游人如織
- 清明假期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游人如織
- 弘揚孝德文化,助力基層治理!于家務回族鄉舉辦“情暖桑榆,孝...
- 平安銀行美國運通Safar卡權益煥新!一卡搞定親子游“吃住行玩購”
- 云中花海 水上搭臺 2025ISGC賽季開創室外辦賽先河
- 閆洛琳PRANKERS:上海時裝周現象級中韓文化交融潮牌的東方密碼
- 鏈接傳統文化與健康生活,用行動守護人民健康
- “運動宇宙·幼兒家庭版”新品發布,AI科技打造行業標桿
- 海夢易商道歐海:用技術賦能知識經濟轉型
- 多年沉淀,精準定位!集小店助力社區商業數智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