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納入全國碳市場市場的企業已提前布局低碳轉型
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鳴鑼開市。首批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2000家,其中福建企業40家,包括28家發電企業和12家自備電廠。
“全國碳市場選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是因為發電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大,同時整個行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排放數據基礎比較好,能夠充分地發揮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福建碳市場運營機構、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副總裁肖俊光認為,“福建是全國市場啟動前先行試點開展碳排放權配額交易的八個省份之一,企業履約率達100%,為企業進入全國市場做好了充分準備。”
據了解,我省納入全國市場的企業,此前已多數參與福建碳市場交易,提前布局低碳轉型。
“配額不夠就得到市場去買,如果通過減排配額有多余,就可以到市場賣。面對新形勢,發電企業破局密碼在于創新轉型。”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國寶介紹說,國能(泉州)熱電擁有4臺燃煤火電機組,每年都需拿出部分資金購買配額。去年以來,企業完成2臺燃煤機組工業供熱系統優化改造科技項目,年可節約標煤9萬余噸、增加收益近54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25萬噸、二氧化硫826噸、氮氧化物719噸。
“賽得利所有工廠均已完成碳排放核查工作,并將參加全國碳市場的履約和交易。”賽得利(福建)纖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有效推動所屬企業的碳管理,集團特別成立了碳管理委員會,推動能源效率提高,碳排放強度逐年下降。根據目標,到2030年賽得利將實現30%碳減排,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開市首日,碳價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當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成交均價51.23元/噸。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國內的碳交易成交價格顯著低于國際水平,從中長期看,碳價大概率會上漲。
碳市場在促進其管控的高排放行業加快達峰的同時,也為碳減排釋放價格信號,激勵高耗能公司開始提前儲備清潔能源資產。
福能集團權屬企業有5家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首批發電企業,其中有3家此前已參與我省碳市場交易。福能集團結合我省規模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加快投資建設海上風電、陸上風電、熱電聯產等項目。2020年底,福能集團運行發電裝機519.30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占比達49.62%。去年風電發電量可替代標準煤約91萬噸,可減少排放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約258萬噸。
據悉,目前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不再參加地方碳市場的交易。“十四五”期間,全國碳市場將逐步納入更多的高碳行業。我省碳市場試點將進一步深化,并積極對接全國碳市場。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