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教育黯然退場,相關部門需引導教培機構良性退出
新學期開學前夜,曾被譽為“教培黃埔軍校”的巨人教育宣布退場。8月31日,巨人教育發布聲明稱,由于經營困難,秋季將無法繼續向學員提供教學服務,也可能無法滿足家長的退費要求。一名從業27年的“教培老兵”黯然退場,引發眾人唏噓。然而在退場之路上,巨人教育并非個例。
“行業老兵”宣布退場
“我們非常遺憾的告知大家,巨人學校由于經營困難,秋季將無法繼續向學員提供教學服務。”8月31日,巨人教育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致巨人學員的一封信》,稱將停止辦學,也可能無法滿足家長的退費要求。
為幫學員轉化未消耗的學費,巨人教育表示已與高思教育、核桃編程、童程童美等教育機構達成一致,學員的剩余課程可轉至這些機構繼續完成;同時委托了第三方制定個性化轉課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妥善安排學員,降低家長損失。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在上述退場信函發布之前,網絡上已有巨人教育拖欠員工7月工資且欠繳社保的傳聞。在消費者投訴平臺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對巨人教育退費難的投訴。據媒體報道,巨人教育此前已決定退出教培市場,近段時間一直在做學員和員工的善后工作,也曾向同行求助幫忙協調兌課轉課事宜。
公開資料顯示,巨人教育成立于1994年,其培訓覆蓋幼兒、青少年、成人教育領域,目前開設中小學英語、語文、數學,中學理科,綜合素質全能課程、素質教育、國內外游學、冬夏令營等千余門課程。
學科培訓賽道掀起倒閉潮
“雙減”風暴之下,巨人教育不是第一個退場的培訓機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隨著“雙減”政策的正式落地,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學科教育賽道掀起倒閉潮,不少機構紛紛說了再見。
8月23日,在線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鯨魚小班發表致歉信表示,目前公司資金吃緊,短期為用戶完成退費較為困難,為學員推出了換新課和轉其它機構課程的解決方案;8月24日,上海AA英語宣布即日起全面停止所有線上和線下課程,承諾向家長退還剩余課時費;8月25日,廣州中小學課外教育品牌罡得教育宣布于8月31日關閉所有門店,創始人表示接下來將專注少兒編程領域。
8月27日,杰睿教育在微信公眾號發表告別信,宣布停止北京杰睿秋季開課,全額退還學員未消耗的學費;同日,在線口才培訓機構趣口才創始人王赫在致家長們的一封道歉信中表示,雖然趣口才屬于素質教育,但仍受到“雙減”政策波及,導致融資中斷,機構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運營,員工欠薪和學員未消耗學費可能都無法支付。
“‘雙減’落地導致經營困難的(培訓機構)不在少數,這是政策實施必須經歷的陣痛。”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線教育分析師陳禮騰對中國商報記者說道。
需引導機構良性退出
培訓機構紛紛退出,教培行業正在發生劇烈震蕩,那員工和學員家長的正當權益又該如何保障?記者發現,雖然一些培訓機構在告別信中表示將盡力做到盡責后再退場,但也明確坦陳可能無法全額退還學員未消耗的課時費。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培訓機構倒閉后兩個顯而易見的待解問題就是員工失業和家長退費難,這些問題光靠機構自身很難解決。而由于一系列“雙減”措施的落地,其他同行也面臨自身困難,通過向其他機構轉課來解決退費問題,也存在現實困難。
有律師對記者表示,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企業破產債務清償有先后順序,學員學費屬于普通債權,排位比較靠后。
顯而易見的是,面對這些問題,機構并不能一“退”了之,還需要相關部門引導其良性退出,積極做好善后工作。
另有業內人士提醒,在培訓機構出現退場潮的當前,還需警惕某些不法培訓機構借“經營困難”之名推脫責任,卷款跑路的行為,通過強化退出審核等手段予以防止。
據了解,8月30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督促相關部門加快推進第三方資金監管,防止退費難和機構卷款跑路,對量大面廣的退費難問題,將按屬地管理原則進行督辦;對卷錢跑路等嚴重損害家長權益的問題,將實行掛牌督辦。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