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渠道的多場景運用發掘出更多細分市場,新模式快速應用
新技術、新模式的創新應用,推進了新型消費的快速崛起,越來越多細分需求涌現。9月3日,在“2021中國電子商務大會”分論壇“新型消費論壇”上,值得買科技、多點Dmall、元氣森林等多家企業精英就數字化賦能新消費展開觀點碰撞。電商向供需兩端深耕,以數字技術深刻影響著用戶消費心智和生產企業的制造鏈路。與此同時,參會人士也認為,如何對海量數據進行有效、恰當的監管,讓創新與規范并行,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數字引擎
數字經濟在多渠道消費中起著引擎作用。自去年初開始,一些企業受到疫情波動的影響,加速了自身數字化的進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在大會上表示,實體商業逐漸從傳統模式向新的模式轉型,不管是否受疫情影響,傳統的產、供、銷、存環節逐漸和線上線下融合。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網上的商業銷售額占總體商業銷售額30%左右,互聯網營銷、銷售理念、數字化理念逐漸被很多的消費者所接受。
電商渠道的多場景運用,致使更多細分市場被發掘出來。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指出,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渠道,2016-2020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6.10萬億元增長到37.21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9.3%,全國網上零售額從5.16萬億元增長到11.76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22.9%。而且伴隨農業、制造業、傳統零售業數字化升級不斷加速,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模式快速應用。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新消費理念、新消費模式不斷呈現。2020年,北京市實現網絡零售額4423億元,同比增量首次突破千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達32.2%,創歷史新高;觸網銷售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首次突破千家,達到1131家。
智能決策
供需兩端既互相影響,也互相成就。作為連接的橋梁,電商既在輸出市場消費變化趨勢,同時也給予生產方更多數字技術能力,提升供應鏈協同效率。例如電商與工廠磨合數年的C2M模式,便是以用戶個性需求反向刺激和推動柔性生產,降低信息差,實現精準供給。
會上,據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徐雷介紹,“6·18”期間,京東智能供應鏈輸出的智能決策,有力提高了合作伙伴的庫存周轉率和現貨率。未來三年,京東將用C2M模式服務超過1萬家品牌及工廠制造企業。對于中小微企業,全國各地將啟動“一城一策”專項服務。
對于電商來說,以技術向生產端下沉不僅能進一步延伸服務價值鏈,還能減少供銷環節分銷層級眾多、商品損耗居高不下的問題,產地直銷、商品直采,打造當地生產基地,孵化自有品牌等,便是電商強化供應鏈能力的集中體現。
盒馬創始人、CEO侯毅表示,依靠數字能力,盒馬在全國已經建立了幾百個生鮮基地,和20余個省市建立了全方位農業合作關系,未來會進一步投資建設每個省會城市、地級市的冷鏈物流體系,繼續加大北京產業鏈投資。此外,他還提及,7月孵化的新業態盒馬鄰里已經在京開出了170家門店,并進入了10個省市,爭取在三年時間完成該業態全國網絡布局。
生鮮電商如盒馬、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追溯原產地,向垂直品類如鮮花、酒品、乳品等供應鏈要增量,除了贏取細分客群,強化商品豐富度,更是為找尋高利潤空間和增長曲線。
“比如其中的‘拳擊蝦’,僅上線2個多月的時間,就帶來了8000多萬的GMV,同時它還帶來了較高的客單價和券前毛利率。接下來還有更多系列會陸續推出,自有品牌在叮咚買菜大盤的占比也會越來越高,預計2021年四季度將會達到8%,未來可能占到30%左右。”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規則約束
可見,伴隨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產業與數字化融合加速,電商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2021中國電子商務大會上,任鴻斌表示,《“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將于近期正式出臺,重點工作包括深化創新驅動,塑造高質量電子商務產業;引領消費升級,培育高品質消費生活;推進商產融合,帶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服務鄉村振興,帶動下沉市場提質擴容;倡導開放共贏,支持跨境電商和海外倉發展;加強國際合作,引導規則和標準建設;推動效率變革,優化要素資源配置;統籌發展安全,深化電子商務治理。
數字技術在需求側深入運用的同時,也帶來管理規制的問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認為,數據使用能產生很大價值,提升效率,如何在保護社會利益、個人權益的同時保護創新的動力,是數據治理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其次,數字經濟中生產活動更為集中,還需要思考數據產生的利益分配公平問題。
齊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則指出,從今年開始,政府對平臺的監管發生本質上的變化,《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繼實施,意味著政府從通報批評進入到依法監管的階段,違規的平臺不僅僅面臨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可能還承擔法律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所以平臺運營者要守好隱私數據保護的這條生命線,避免觸犯法律的底線。
據了解,《數據安全法》是我國第一部有關數據安全的專門法律,于9月1日正式實施。生效之后,《數據安全法》將與《網絡安全法》及即將于11月1日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一起,全面構筑中國信息安全領域的法律框架。
“法律法規不是限制平臺企業的發展,而是營造更加公平和社會價值取向一致的經營環境,所以企業在保護隱私安全、遵守國家數據安全有關法律的同時,還要促進自己的業務發展,來實現隱私安全和業務發展的平衡。”齊向東表示。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