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稅務部門落實綠色稅制,倒逼企業摘掉“污染帽”
生態興則經濟興。湖北稅務部門積極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綠色稅收杠桿作用,助力打好長江經濟帶污染防治攻堅戰,讓湖北經濟在綠色發展中交出高分答卷。綠水青山的美麗畫卷,正在荊楚大地徐徐展開。
稅收優惠,
助沿江化工“關改搬轉”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擁有1061公里長江岸線。沿江化工企業數量較多,裝備技術水平不高,排放污染較大,“化工圍江”問題突出。為加快推進沿江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推動綠色發展與生態修復并行,稅務部門不斷加大稅收支持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力度。
“2020年,公司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業搬遷的雙重考驗,資金壓力前所未有,多虧各項稅收優惠的落實落地,企業才渡過難關。”湖北新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家瑞說。
這家公司是沿江1公里范圍內“關改搬轉”企業中的一員。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困難,讓企業有更多的財力投入新廠區建設和技術革新,稅務部門主動上門宣講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以及湖北省《支持全省沿江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告知企業可享受前3年新增地方財政收入返還企業和去產能調結構政策、停產停業關閉企業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一系列稅費政策,解了企業的搬遷之困。
在稅務部門的幫助下,新景化工切切實實享受到各項稅收政策帶來的紅利。單單是新廠搬遷購進固定資產這一項,就一次性抵扣2000多萬元,還獲得退稅1500多萬元,2020年享受的稅費減免比往年增長50%,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大大降低。
如今,在稅惠政策的助力下,湖北省已圓滿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全部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任務,累計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405家,生態復綠856萬平方米,全鏈條筑牢了長江生態安全屏障。
綠色稅制,
倒逼企業摘掉“污染帽”
自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稅務部門不折不扣落實稅收政策,堅持以稅治污,引領企業綠色轉型,“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雙向激勵作用日益凸顯,為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說的是如今林木蔥蘢、山清水秀的荊門白馬山。但是幾年前,這里還是漫天黃沙、廢水遍地。葛洲壩鐘祥水泥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劉社根說:“落后的采選工藝破壞生態。環保稅開征后,污染物排放多,企業負擔就重,節能減排迫在眉睫。”
為了幫助企業摘掉“污染帽”,稅務部門不折不扣落實環保稅、資源稅等綠色稅制,多次上門為企業“把脈”,點對點、面對面幫助企業用好用足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將稅收紅利投入到綠色礦山建設上,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我們算過賬,技術升級和產業革新短期內會讓經營成本增加,但從長遠來看,減排就是減稅,對企業的發展利大于弊。”公司財務負責人坦言。升級改造后的葛洲壩鐘祥水泥去年僅環保稅就減免100萬元,礦區的環境也變得干凈清潔,企業實現了從“水泥灰”到“環保綠”的華麗蛻變。
“自環保稅開征以來,高污染、高耗能企業深刻領悟到‘搞環保成本高,不搞環保成本更高’的道理,紛紛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稅務局資源和環境稅處處長胡波說,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綠色稅制的激勵效果,緊盯“開采、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五大環節,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提高設備運行能力,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據統計,為促進節能減排和資源 回收利用,2020年湖北稅務部門共減免環境保護稅1.53億元、增值稅22.22億元、企業所得稅8.63億元,充分發揮了稅收的杠桿調節作用,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了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精誠共治,
協同構建“兩型社會”
據胡波介紹,環保稅法實施以來,湖北稅務部門積極融入“政府主導、稅務牽頭、部門參與”的協同共治中,建立健全綠色稅收體系、全環節調控管理、多稅種政策要素的配置實施,為構建“兩型社會”貢獻稅務力量。
環保稅的征收管理不同于傳統的稅種管理,具有專業技術性強、品目復雜等特點,企業在申報環保稅過程中因對稅收政策和操作不熟等引起報稅錯誤,或是因企業端數據和環保部門監控平臺數據有差異產生疑點的情況時有發生。
“通過這次稅收風險應對,我們更正了環保稅申報錯誤,改進了公司環保治理措施,在保護生態環境之余還促進了公司長遠發展,一舉兩得。”湖北鄂中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經理羅順澤感慨道。
最近,根據上級稅務部門提示該企業的申報疑點,湖北稅務部門積極組建稅收風險應急突擊隊,實地排查企業環保設備的安裝、污染物排放及監測方法,做到稅源底數清,并通過與生態環保部門密切協作,建立健全數據共享機制,將監測數據與企業申報信息進行復核比對,堵塞征管漏洞,讓企業明明白白申報納稅,實實在在規避風險。
環保稅開征以來,湖北稅務部門通過強化督察跟蹤落實、稅收精誠共治、跟蹤管理環境違法和行政處罰案件、精準推送減免稅風險提示等方式,共追征、補征稅款約7530萬元。今年以來,全省征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等5項規費收入23.76億元,為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籌集了資金。
下一步,湖北稅務部門將堅持精細化納稅輔導、精準化政策落實、智能化排污監管,更好地發揮環境保護稅、資源稅等綠色稅制在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讓湖北經濟在綠色中崛起。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中國癌癥防治十大建議發布 公眾應改變多種不良生活方式
- 火山有色加強服務傳統企業
- 螞蟻集團股票有哪些?相關螞蟻集團股票龍頭一覽
- Buck電路原理
- 時間繼電器原理圖及其作用
- 珍珠白汽車烤漆!臺系極凍酷凌電源拆解
- 電視機工作原理
- 光源種類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