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友人賞蘭聞香:想把這份美好帶回家
“沒想到中國的蘭花這么香,太美好了!”面對一盆盆綻放的春蘭,來自突尼斯的凱里感慨道。
2月14日至16日,2025年中國春蘭大集在“中國春蘭第一鎮”——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舉行。大集上,來自俄羅斯、突尼斯、埃及等國家的10余名國際友人前來賞蘭,探尋中國傳統蘭文化。
蘭農(右一)向國際友人介紹春蘭。錢光祥 攝
據悉,此次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共設文旅展區、蘭花小館、紹興展區、自由交易區等四大展區,集中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精品春蘭約1600盆,其中全國展區400盆、浙江展區400盆、紹興展區800盆。
春蘭千姿百態,芬芳馥郁。活動期間,由紹興新昌蘭友徐浩波發掘培育的春蘭“唯一”在千百盆參評的蘭花中脫穎而出,奪得“中國春蘭王”稱號。
國際友人帶著孩子近距離賞蘭。錢光祥 攝
比拼“中國春蘭王”這一趣事,讓凱里十分驚喜,她希望了解更多蘭花的故事。凱里還提及,聽完工作人員的介紹后,她才知道蘭花的栽培歷史悠久,而且具有高潔、不屈的象征,蘭還與梅、竹、菊并稱為中國“花中四君子”。
賞蘭、做漆扇、寫書法、聽故事……來自俄羅斯的斯維特蘭娜帶著三個孩子前來,一口氣逛了好幾個展區。在自由交易區,蘭花、多肉、冬青等鮮花綠植琳瑯滿目,讓斯維特蘭娜忍不住“下單”。
“就是想把這份美好帶回家。”斯維特蘭娜說。
2025年中國春蘭大集現場。柯橋區委宣傳部 供圖
“蘭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中國花卉協會副會長趙良平在現場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蘭花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我們要進一步推進蘭花產業化進程,讓過去的‘天價蘭’走進尋常百姓家;要進一步研究蘭花多元化市場需求,擴大蘭花消費。”趙良平說。
放眼各地,一朵朵蘭花正不斷促進蘭花產業繁榮發展。如柯橋區積極打造“蘭花產業興村共富鏈”,目前蘭花產業年產值超10億元,年銷售額超2億元。(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國際友人賞蘭聞香:想把這份美好帶回家
- 抬頭向西南看!今天金星亮度迎來極值
- 廈門航空開通福州往返金邊直飛航線
- 出示收款碼 卻被隔空盜刷!設置“一開一關”能避免損失
- AI玩具成市場新寵:玩偶里藏著哪些科技魔法?
- “國寶”中華秋沙鴨“到訪”四川資中
- 2025年首批500噸萬州玫瑰香橙出口馬來西亞
- 中文原創音樂劇《長安十二時辰》首演 洛朗·班加盟
- 距今1.5億年!“政和八閩鳥”改寫鳥類演化歷史
- 廣東多家企業布局人形機器人 深耕細分領域嶄露頭角
- 世界首艘帶碳捕集功能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在滬建造完畢
- 福州:民眾沉浸式體驗中醫藥文化
- 春運以來 中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突破4億人次
- 福建連江:海上春耕拉開序幕 漁民種蟶忙
- 第25賽季Robotex世界機器人大會西北地區選拔賽首站開賽
- 大同古城萬達美華酒店盛活力起航,敬獻古城風華
- 深山白馬文化著“數字華裳” 引“達嘎少年”歸鄉共舞
- “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寶寶亮相
- 從擦車燈學徒到芯片檢修大師:一位鐵路工人的逆襲之路
- 亞冬會“燃”南方 外籍友人的冰雪奇遇記
- 中國工程機械加速“出海”融入新興市場
- 甘肅2024年完成“三北”工程建設任務1180.65萬畝
- 全國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新新”向榮 科技賦能織就“智慧”春景
- 哈爾濱亞冬會圓滿落幕 中國代表團在不少項目上實現突破
- 中國新型消費加速下鄉
- “廣州全是桃花運”主題城市活動舉行
- 香港“老鐵”朱定文的教練生活:把東北話帶進香港冰場
- 2025“在西寧”超級現場圓滿收官
- 臺青觀影《哪吒2》:冀兩岸合作創新演繹中華文化元素
- 太行山中根雕巧匠:一刀一刻枯木“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