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濕 專家:盲目祛濕可能耗傷氣血
2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雨水節氣天氣逐漸回暖,降水開始增多,空氣中的濕氣也逐漸加重,容易出現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瀉腹脹等癥狀,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汪紅兵表示,這時候健康保健的重點是健脾祛濕,尤其是在南方。
據悉,中醫認為,多甘少酸健脾陽,是雨水節氣飲食的一個重要的原則,應少吃山楂、烏梅等酸性的食物,多吃大棗、山藥等具有甘甜味的一些食物。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膩、高糖等加重濕氣的食物。
汪紅兵推薦了幾款藥食同源的食材:薏米,可以跟赤小豆一起煮水飲用,也可以做薏米紅豆粥、薏米冬瓜湯等;山藥,可以做山藥排骨湯、山藥小米粥、白扁豆山藥粥。另外雨水季節也可以適當吃一些辛溫的食物,比如韭菜、香椿、蔥等,有利于增強消化功能。
汪紅兵表示,濕邪分為不同的證型,每個人的體質也不一樣,比如形體偏胖、大便黏滯、小便偏黃的,這種人屬于濕熱體質,這時候需要清熱祛濕。而對于畏寒怕冷、腹脹腹瀉、疲乏浮腫的這些寒濕體質的人需要溫中散寒祛濕。
他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濕。比如手足心發熱、口干舌燥、舌質紅沒有舌苔的這類陰虛體質的人,使用溫燥祛濕的藥物或食物,會進一步傷陰導致虛火更旺,出現煩躁、失眠等癥狀。另外一些血虛體質的人,要慎用祛濕,比如女性月經量少,面色萎黃、唇甲色淡,盲目祛濕可能會耗傷氣血,使血虛加重。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小孩也不能盲目祛濕,在祛濕的同時首先還是以健脾為主。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濕 專家:盲目祛濕可能耗傷氣血
- 專家:三種情況需做胃腸鏡
- 春季情緒波動大?專家:從這幾方面著手調節
- 北京:學生樂享“開學第一餐”
- 每一粒種子都承載著豐收的希望
- 專家:三個方法緩解腸胃不適
- 黃河入陜段冰雪漸消 百鳥翔集
- 中國故事新表達,“出海”又出彩
- 廣西龍州:火龍果巧打“時間差” 保溫套袋催生“早春紅”
- 春季是消化道疾病高發期 出現癥狀這樣處理
- “自發熱內衣”能憑空產熱?
- 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雙增近三成
- “90后”走紅老師董福順與老年大學銀發族的“雙向奔赴”
- 重慶北碚:“會海智治”,替基層減負
- 加強管護穩豐收!春賞花、夏品果 “土特產”變身“大產業”
- 從小眾到主流,銀發游火熱!多樣需求激活多元產業新引擎
- 山東“春風行動”勁吹就業暖風 架起人崗“鵲橋”促精準配對
- 安徽馬鞍山:聚焦“黑白”材料 向“微”求“新”
- 多地春菜在滬爭“鮮”上市 民眾食春味知自然
- 湖北宜都:霧“繞”山野 鄉村如畫
- 飛行老將“老帶新”16年接力護航春運
- 各地傳統村落春節期間吸引游客超4720萬人次
- 西電獲批建設陜西文化遺產國際傳播研究中心
- 【東西問·中外對話】德國中醫小伙變身“家庭醫生” 親戚求...
- 奏響文化與科技碰撞的華彩樂章
- 賞花賞景 感受美好春日
- 節后供應持續降低 小龍蝦價格指數延續上升態勢
- 育種插秧、翻耕稻田,生產忙!各地春耕沃野生機勃勃
- 《哪吒2》沖進全球票房榜前10
- 節后機票價格回落 熱門目的地票價“大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