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再惹爭議 代糖產業迎變?
持續多年的阿斯巴甜爭議,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據路透社消息,阿斯巴甜將于7月14日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癌癥研究機構(IARC)宣布為可能致癌物。同時世界衛生組織添加劑委員會(JECFA)也在今年審查阿斯巴甜的使用情況,并將與IARC在同一天宣布其調查結果。
再現爭議,一時間引發了國內代糖市場的波動。首先是代糖概念股在6月30日開盤后迎來大漲,生產天然代糖的企業紛紛漲停,萊茵生物、保齡寶、三元生物漲幅超9.9%。
(資料圖片)
緊接著是相關企業紛紛站出來與阿斯巴甜“劃清界限”,紛紛表示產品中不含阿斯巴甜,或者自身不生產阿斯巴甜。
實際上,阿斯巴甜的健康爭議由來已久,而如今引起廣泛關注,一方面與如今人們形成的健康意識緊密相關,無糖需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無糖飲料、食品在我國市場上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從業者也在關注著行業上游的一舉一動。
而從目前來看,阿斯巴甜的情況仍無法定性,但可以看到的是,此次爭議已經在攪動著國內無糖市場。
爭議背后的代糖市場
代糖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無糖飲料的推動。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研究及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2015~2022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由22.6億元飆升至199.6億元,預計2023~2027年將持續放量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748.9億元。
在此影響下,代糖市場也在快速增長。根據尚普咨詢發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代糖產品的總產量預計為29.5萬噸,同比增長7.3%。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的代糖產品,若按照來源來劃分,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甜、糖精鈉、三氯蔗糖、甜蜜素、安賽蜜等,都屬于人工甜味劑;天然甜味劑則包括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甘草酸銨等。
而從全世界的視角來看,阿斯巴甜有著巨大的市場規模。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阿斯巴甜屬于最常見的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劑之一,目前全球市場約3萬噸左右,市場規模約30億元。
對于代糖產業的現狀,食品飲料營銷專家于潤潔告訴記者,添加劑工業是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雖然目前蔗糖仍然是甜味劑市場的主導,但無論從健康角度還是原料成本角度看,代糖類甜味劑代替蔗糖是食品工業發展的大趨勢。
實際上,在過去阿斯巴甜一直飽受爭議,例如2013年美國“公眾利益科學中心”發表聲明稱“動物實驗發現阿斯巴甜可能導致白血病、淋巴癌等癌癥”;再如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奧地利路德維希·波爾茲曼研究所等機構2012年發布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的一項研究稱,與不飲用無糖汽水的人相比,每天飲用一杯以上含阿斯巴甜的無糖汽水的人會增加患白血病的風險等。
但顯然,相較于以前,此次爭議引起了更廣泛的關注。對此,于潤潔認為,目前市場需求和傳播環境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追求糖的“健康”,而是已經上升到“無糖”的需求。短視頻、自媒體等新的傳播手段,也在放大消費者對“阿斯巴甜致癌”的擔憂。
“而對行業帶來的影響,一方面是食品生產企業,短期內會對使用阿斯巴甜的品牌和產品帶來一定的銷量影響,并反過來進一步強化對‘無糖’品牌和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添加劑工業是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阿斯巴甜致癌“的擔憂也會推動添加劑工業開發新的代糖產品,逐步取代阿斯巴甜。使用阿斯巴甜的品牌和產品,在替換阿斯巴甜后,我認為會打消消費者的擔憂。”于潤潔表示。
不過,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認為,阿斯巴甜的應用廣泛是因為其技術成熟且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如果阿斯巴甜被拋棄,廠家將需要尋找其他替代品來提供甜味,可能涉及到技術研發和生產成本的變化。對終端來說,如果阿斯巴甜被替代,可能會對使用阿斯巴甜的產品產生影響,但具體影響程度還是要取決于替代品的可替代性和市場接受程度。
實際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更加關注,伴隨著爭議,在選擇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時無疑會更加謹慎。但對代糖的需求仍然存在,因此會轉型其他代糖產品。
有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阿斯巴甜的“致癌”爭議,會帶來消費者信任危機,導致購買力下降。而若消費者開始避免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對于使用阿斯巴甜受益的食品和引領行業將產生消極影響。
方正證券研報則指出,本次事件會在中短期內影響消費者減少購買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進而影響食品生產商將產品配方調整為安全性更好的三氯蔗糖和安賽蜜,三氯蔗糖和安賽蜜迎來替代良機。目前阿斯巴甜全球產能約為2.6萬噸/年,假設阿斯巴甜全部退出,將增加三氯蔗糖和安賽蜜0.9/2.6萬噸/年的需求。
天然甜味劑迎機遇?
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發布的《2021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趨勢洞察報告》提到,人工甜味劑的主要優勢在于“甜價比”,即獲得單位甜度口感的價格相對很低,而天然甜味劑大多為低倍甜味劑,獲得甜味口感的成本遠高于高倍甜味劑。
不過,外界有觀點認為,伴隨著爭議,天然甜味劑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信證券研報顯示,出于安全性和成本的考慮,預計下游廠商會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劑對阿斯巴甜的替代。僅從甜度替代的角度,天然甜味劑不具備成本優勢,但是由于其“天然”的屬性以及具備一定的“功能性”,因此更受消費者的認可。隨著人們對甜味劑的來源及安全問題關注度的不斷加強,對天然甜味劑需求預計還將高速增長。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甜味劑市場中人工合成甜味劑占比達52%,天然甜味劑占比為29%。天然甜味劑增速更快,2010~2020年全球天然甜味劑在替糖產品的應用占比由8%增至20%。
此外,上述行業人士告訴記者,若是阿斯巴甜被認為可能致癌,將使人們對所有代糖的使用產生懷疑,此情況將威脅代糖行業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而由于對人工合成代糖的營養價值和潛在風險的懷疑,天然代糖的需求將出現增長。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代糖市場的需求改變將引起競爭的變化,可能導致企業之間的市場份額和定價的競爭。
從業者感受最為深切,今年3月15日,晨光生物就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由于人工合成甜味劑中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對于人體健康的隱患逐漸被關注,其安全性受到公眾的擔憂,近年來隨著綠色健康消費的浪潮興起,消費者的關注點從“代糖”向“健康代糖”轉變,天然甜味劑符合健康安全、零糖零脂的消費理念,將迎來加速成長期。
“個人接觸的食品飲料研發工作者,一般都認為蔗糖是口味口感最好的甜味劑。但從原料成本和消費需求的角度考慮,人工合成甜味劑和天然代糖必然慢慢取代一部分蔗糖的市場。天然代糖因其口味口感更佳,以及食品企業對其‘更健康’的引導性宣傳,天然代糖成為更受歡迎的甜味劑產品。”于潤潔表示。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臺媒:李玟遺體將被解剖 李玟為何會被解剖遺體
聯合打擊整治!山東省今年已打掉非法社會組織58家
塵封的鐵證|日本學者發掘史料 揭示侵華日軍罪行
排行
最近更新
- 阿斯巴甜再惹爭議 代糖產業迎變?
- 知情人稱李玟疑因窒息死亡 家屬發聲 死因并非割腕
- 手機充電有反應但是開不了機
- 聯播觀察丨小班教學 名師授課 讓專業技能實現“復制粘貼”
-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來魯直播 助推中非經貿友好往來
- 中國禁進口日本福島食品
- 宿遷市洋河鎮藍色酒業股份有限公司_關于宿遷市洋河鎮藍色酒業...
- 是否有信心沖擊前八?水慶霞:隊員放開手腳全力去拼,就可以了
- 7月7日上海泰邦天然橡膠報價上調
- 怎么做牛奶布丁 ?分享牛奶布丁的做法
- 沈陽瑪麗蒂姆酒店婚宴怎么樣
- 米酒要怎么加熱?
- 怎么判斷咸鴨蛋壞沒壞咸鴨蛋壞了能吃嗎?
- 包餃子應該用什么火?
- 平均成交折扣7.7折!上半年北京法拍房成交金額近117億元
- 肉桂茶是怎么制成的?
- 青海化隆縣法院召開“干部聯百戶”活動
- 異動快報:比依股份(603215)7月7日13點45分觸及漲停板
- 剛剛!江西公布上半年財政收支
- 立華股份6月實現肉雞銷售額近10億元
- “強素質 提能力 建新功” 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舉辦2023年...
- 當你的有序遇到同事的無序
- 易普力(002096.SZ)子公司聯合體中標有關石英砂巖礦開采施工項...
- 第一類曲面積分和第二類曲面積分(第一類曲面積分)
- 網易云音樂上傳歌詞手機(網易云音樂上傳歌詞)
- 國家網信辦公開征求意見治理網絡暴力 法學界人士:將網暴扼...
- 海上仙島大陳島,天下奇峰甲午巖
- 商務部世貿司負責人解讀世貿組織投資便利化協定談判成果
- 用AI提速數據安全技術基建 螞蟻集團發布兩項隱私計算開源產品
- 螞蟻整改結束,阿里股價應聲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