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志愿者在甘肅民勤沙漠揮鍬培土 植梭梭苗構筑綠色長城
2025年春季,河西走廊東端的甘肅武威市民勤縣因一場名為“請到民勤種棵樹”的公益活動,吸引全國志愿者、高校學子、文旅達人與當地居民攜手,在巴丹吉林與騰格里沙漠交匯帶揮鍬培土,以千萬株梭梭苗構筑綠色長城。
通過云端認養、治沙研學等創新模式,這場公益活動預計治沙面積達到2000余畝,栽植梭梭、花棒、檸條等沙生植物80多萬棵,活動將持續至5月初。
2025年春季以來,全國各地志愿者積極投身“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活動。邸海霞 攝
突圍風沙線 民勤“黃變綠”的生態接力
在巴丹吉林與騰格里沙漠的圍獵中,曾經被預言“十年內消失”的民勤,現如今擁有230萬畝人工造林織就鎖邊林帶,408公里風沙線被300公里防護林截斷,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3%提升至18.28%。
這組數字背后是三代人的治沙身影。從1950年萬人大會戰夯筑第一道麥草方格,到2007年“梭梭俠”馬俊河用互聯網串起6萬名志愿者治理7.5萬畝流沙,直至當下全民參與的“云種樹”熱潮,民勤用七十年光陰完成從被動防御到主動進化的治沙范本。
民勤縣林業和草原局正高級工程師張世虎近日接受采訪表示,近年來,民勤縣統籌沙漠邊緣與腹地、上風口與下風口、沙源區與路徑區治理,以“三北”工程、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綜合治理等國家重大工程為依托,“從急到緩、由外向內、分步實施”,構筑了“外圍封育、邊緣治沙、內建林網”的生態治理體系。
此外,民勤縣還加快防沙治沙新技術新模式創新和推廣應用,與中國科學院寒旱所、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深化合作,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在技術探索實踐中嚴格遵循“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的生態修復原則,建立基于生態系統承載力的差異化治理方案,為推進荒漠化防治和生態修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科學治理路徑。
圖為志愿者參與治沙造林現場。趙婭維 攝
治沙協奏曲 政企民共筑綠色同心圓
“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活動火爆背后,是當地政企民三方協同。民勤縣政府發揮統籌效能,科學規劃昌寧鎮四方墩、收成鎮興隆東灘兩大生態基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全域治理;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螞蟻森林等平臺打造“云植樹”新場景,30余家“綠色伙伴”組建生態聯盟,累計捐獻15萬株梭梭構建“希望綠洲”;“Z世代”跨越山海馳援民勤治沙一線,同戈壁兒女并肩于巴丹吉林與騰格里風沙前線。
來自西安的大學生張瀝文近日通過短視頻“彈幕接單”,48小時千里奔襲沙海前線,日均10小時用智能手環丈量治沙里程。他說政府主導規劃、企業鼎力支持,為志愿者搭建起高效參與治沙的優質平臺,更憑借精準的服務保障,讓他們在“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活動中的點滴付出,轉化為沙海變綠洲的實際成果,讓荒漠一點點煥發出盎然春意,展現出勃勃生機。
同時,當地在“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活動中積極探索“生態+文旅”的融合路徑,讓公益行動從單純的植樹造林,延伸為涵蓋多元體驗的生態實踐。
據了解,武威市向志愿者贈送千余張景區門票和“文旅大禮包”,將雷臺漢墓、天梯山石窟等景點游覽與治沙行動綁定,推動生態保護與旅游經濟共贏。而民勤,則通過在治沙造林現場發放蜜瓜、人參果當地特色農產品,讓“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活動更具吸引力。
圖為志愿者栽植沙生植物。胡蓉 攝
“Z世代”掀起荒漠治沙潮
2024年,綜藝節目《種地吧》聚焦民勤,十位少年攜手村民一周內種下18萬棵梭梭樹,直觀展現“梭梭固沙”意義。節目播出后,“確保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呼聲高漲,彈幕滿是“我要去種樹”,治沙從抽象概念化作大眾可參與的行動。
受節目影響,志愿者莫思琪跨越千里奔赴民勤治沙;19歲長沙女孩楊奇在沙漠中從陌生到熟練掌握沙漠生存技能;香港母子兩度參與種樹,母親稱治沙需代代接力;返鄉青年仲麟帶領團隊搭建免費食宿基地,讓治沙從個人堅持變成群體使命。
“去年我在這片沙窩里種下第一棵梭梭,今年回來發現它已經扎下了根,旁邊還冒出了幾叢綠苗。挖坑、培土、澆水,每一滴汗都像在給荒漠按手印。”志愿者莫思琪說,現在他們不僅植樹,更多年輕人把治沙日記、樹苗認養這些“綠色接力棒”帶向全國——民勤早不是地理名詞了,它是中國人“向沙要春”的精神高地。
“在民勤,種樹已超越生態修復的技術范疇。230萬畝人工林不是終點,我們要讓每棵梭梭都成為守護生態的精神界碑。”民勤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姜新文說,當上海白領通過“云認養”在荒漠擁有自己的生態坐標,當“00后”大學生把民勤治沙日記變成社交媒體爆款,“種棵樹”三個字正在裂變為新的精神圖騰。(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全國志愿者在甘肅民勤沙漠揮鍬培土 植梭梭苗構筑綠色長城
- 國產首艘大型郵輪“科技啟航”公益行:鄉村少年登“國之重器...
- 三亞萬達瑞華度假酒店推出春分“瑞食記”主題餐飲體驗,盡享...
- 【普惠金融】民生銀行廣州分行與珠海市財政局攜手助力鄉村振興
- 密爾克衛榮獲馬石油2024年度優秀物流服務商稱號
- 密爾克衛榮獲埃克森美孚卓越安全表現獎
- 展會丨密爾克衛2025年度參展日歷
- 春日居家,約克VRF天氟熱水/天氟地水中央空調讓你智享舒適生活
- TCL華星趙斌:AI與APEX技術品牌深度融合的思考與實踐
- 2024年現金分紅占比再創歷史新高,舍得酒業長期價值獲機構認可
- 海夢易商道APP:從“知識搬運”到“綜合變現”的破局典型
- 用微粒貸借錢應急周轉時,這份防騙秘笈請趕快收好
- 第一個國產海水缸系統皇海系統的生態產品
- 北京眾博豪科技:科技浪潮中的領航者
- 西鳳酒助力“澎湃中國紅?美麗中國年”亮相北京地鐵
- 2025 香港氣候論壇成功舉辦:共謀綠色發展與氣候行動新路徑
- “雪谷哈王”林蛙產業領先品牌,自然之饋、健康之選
-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建議切實關閉新增產能入口
- 武漢馬拉松金標首秀:4萬跑者競速長江畔
- “潮汕生腌”香飄海內外
- 阿拉爾萬達美華酒店活力啟航 南疆自駕游再添品質新地標
- 云南延奔:信創與通用航空領域的開拓者
- 打好優化消費環境政策組合拳
- 中巴樂手燃情合奏 “倫巴達”遇上“高山青”
- 發霉橘子被標價售賣 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專家提醒→
- “慢旅行+深體驗”受老年游客青睞 銀發旅游專列激活文旅消費...
- 市場逐漸規模化 銀發經濟開辟旅居新賽道
- 海南空港今年來境外航班旅客突破50萬人次
- 瀕危國寶級珍禽黃腹角雉現身福建梨山
- 首批35個品種認證種子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