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撐“雙碳”加速推進 技術方案加快編制
科技支撐“雙碳”行動加速推進
國家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正加快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方案和技術路線圖正在制定。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并組織高校、企業、研究院所等針對需求列出重大研發課題,共同探索突破。另外,中科院提出八大行動計劃以期為國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地方層面,目前包括上海、安徽、重慶、湖北等多地明確提出強化綠色低碳技術攻關計劃。科技“減碳”相關各方正從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到綜合示范等全鏈條布局。
“雙碳”關鍵技術方案加快編制
據悉,按照科技部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工作的統一部署,《中國碳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編制工作正有序推進。“去年以來,相關部門多次組織研討會,加快修改完善《路線圖》征求意見稿,以期按程序上報和發布。”有知情人士透露。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雙碳的任務還很重,路還很長。在非傳統的一些路線,科技創新往往能夠起到顛覆性的效果。
在今年1月6日召開的2022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科技部明確把實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作為今年十大重點工作之一。3月21日,科技部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向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日前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行動計劃”,明確近期、中期、遠期不同階段發展目標,到2025年,突破若干支撐碳達峰的關鍵技術,促進經濟社會低碳綠色轉型,探索支撐碳中和目標的顛覆性、變革性技術。明確碳匯機理,形成碳源匯監測、核算的科學方案,為國家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突破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匯等關鍵技術;推進重點行業低碳技術綜合示范,支撐產業綠色轉型發展。
“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用科技含量打造綠色含量。”對此,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董仁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就碳源和碳匯的研究非常重要,科技減碳首先要從機理上摸清楚。
在他看來,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科技支撐“雙碳”行動要做到全過程、全周期減碳,算好綜合大賬。“有些舉措從其中的某個環節來說是減碳的,但是從全過程來講,不一定是在減碳。”董仁才提醒。
多地提出綠色低碳技術攻關
科技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根據此前各地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北京、上海、江蘇等多地提出力爭率先、提前實現碳達峰的要求。其中,上海、安徽、重慶、遼寧、湖北、河北等地明確提出要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
以安徽為例,其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開展“雙碳”科技創新專項,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此前,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中已將雙碳優勢領域列入優先發展主題,并在省科技計劃中設立“生態環境”“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專項及“安徽能源互聯網聯合基金”。
湖北科技廳日前批復組建湖北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由華中科技大學牽頭,聯合武漢大學等省內高校、國家能源集團等優勢產業科研力量共同組建,著力打造全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示范引領高地,帶動長江經濟帶形成國際領先的碳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對此,董仁才表示,近年來,不管是東北傳統化石燃料的技術革新,還是華北地區風機發電、儲水節能技術的使用,科技創新在支撐地方減碳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他看來,推進“雙碳”工作,整體上全國必須一盤棋。但由于各地在經濟結構、發展模式、碳排放總量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應結合實際情況,堅持問題導向,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能源結構調整,并出臺鼓勵性的配套政策,加強綠色技術研發和應用。
技術創新賦能企業低碳轉型
在國家“雙碳”戰略大背景下,綠色發展成為企業轉型發展的底色。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今年國家將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
以建材行業為例,該行業成為企業探索減碳的重點領域之一,而在減碳過程中,技術研發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公司研發的建筑機器人通過科學的材料算量系統,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降低工業污染排放及碳排放。”碧桂園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自研的建筑廢棄物再利用流動制磚車,將建筑垃圾直接轉化為園林路面磚等建材制品。“目前,該流動制磚車已在鳳桐花園項目累計消納建筑垃圾450噸,生產路面彩磚超過20萬塊。”該負責人透露。
技術創新除了助力企業自身減碳外,也給企業發展綠色產業帶來了契機。要實現雙碳目標,能源結構調整是關鍵,首要任務是形成強大的綠色能源供給能力,這就需要大力發展風、光、儲、氫等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將帶動新能源材料需求的增長。
“我們將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十四五’期間計劃在新能源材料領域進行投資布局。未來的主要項目有EVA光伏膜料、碳酸酯鋰電溶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鋰電隔膜材料等。”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表示。他建議,國家應強化科技支撐,擴大綠色供給。通過稅收、綠色金融等手段,支持龍頭和骨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性價比,增強競爭力。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貸款370萬元買保險?消費者需當心有人盯上你的保單
銀保監會要求保險機構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 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
湖北省棉花“保險+期貨”項目落地三縣市 5萬棉農將成為受益者
排行
最近更新
- ?科技支撐“雙碳”加速推進 技術方案加快編制
- 廣汽集團分化凸顯:廣汽埃安估值400億欲上市 廣汽菲克月銷1輛
- 燕之屋IPO前兩年分紅2.5億,售價298元碗燕成本僅40多元?
- ?多部門發文打擊種業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行為
- 花粉季 為啥吃個水果也能過敏?
- @年輕人 還在熬夜?4招教你調整生物鐘
- 無癥狀感染者為何要集中隔離?他們需要治療嗎?答案來了
- 貴安新區構筑親商安商的投資環境 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
- 重慶將從7個方面推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 培育競爭新優勢
- 慈湖高新區出臺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方案 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 佛山掀起產業園區項目載體建設熱潮 以大園區承載大產業
- 贛江新區出臺20條措施扶持雙創事業發展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 天津濱海新區吹響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的號角 將提升城市功能
- 從年報看壽險轉型
- 消金公司分化加劇
- 糾偏!防范NFT風險
- “太空出差”半年 “神十三”航天員要回家啦!
- 10家火電企業票據融資獲支持
- 山東自貿試驗區16條舉措助推貿易投資便利化再提速
- 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可“入庫”
- 山東:支持23個縣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
- 山東32項創新性政策為科研人員簡除煩苛“松綁”
- 300532
- 著力解決“看病難”問題
- 春季運動不宜高強度
- 株洲市三年內實現住院服務醫保DRG支付全覆蓋
- 四川推動全省高新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用好用足外部資源
- 「澄醫科普」疼痛有好壞之分!專家帶你走出疼痛誤區
- 「凡人微光」方艙醫院里的“兼職爸媽聯盟”
- 黃山高新區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提升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