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義務守墓二十載:守護中琉數百年友好記憶
“唰唰…”清明期間,在沒有琉球訪客的福州市倉山區白泉庵東側的琉球墓園內,80歲的陳豐如往常一般清掃榕樹的落葉,靜謐的墓園一時只能聽見竹掃帚與青石板輕輕摩擦的聲音。
80歲的守墓人陳豐在清掃落葉。葉藝琳攝
“琉球盂蘭盆節主要在農歷七月十五前后舉行,和我們清明祭掃的時間不一樣,這段時間很少有人來。”這座被紅墻環繞的琉球墓園于1986年建成,安葬著9位清代琉球來華人士。陳豐隨父親參與了遷墓保護,如今,陳豐已義務守護這里20余年。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的父親就幫助福建師范大學的徐恭生教授等人尋找琉球墓。2004年,父親因保護墓園摔傷去世,我也就自然地接過了接力棒。”陳豐看著刻有“琉球國”字樣的墓碑,訴說著自己為何還守著墓地的原因,“我就住在邊上,到這就兩分鐘,管理起來比較方便”。
圖為琉球墓園內一角。葉藝琳攝
漫步園內,龜甲形墓冢與青石墓碑保存完好,最早的墓碑可追溯至1718年的源河朝忠(琉球才庫官向維藩)墓,“琉球國。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歲次戊戌,才庫官源河親云上向公諱維藩墓。子頁求旬吉旦立。”碑文清晰記載著他的生平。
福州是冊封琉球的始發地,又是與琉球通商的核心口岸,在明清兩代500多年間,大批琉球人來華,這些留居福州的琉球貢使、通事、留學生、船員、商人等琉球人在福州逝世后,大多直接在福州府購地安葬,因此形成了較為聚集的琉球墓葬群。
“這里每年都會接待兩三批琉球后裔或文化團體,他們燒香祭祀祖先,講日本話。福建師范大學的教授也會帶著學生過來看看。”當知道有訪客前來時,陳豐總會提前到墓園清掃,并自備香燭供訪客使用。
2025年2月27日,日本《中國紀行》雜志社來到琉球墓園尋跡中琉兩地淵源時,《中國紀行》雜志總編輯川田大介向其表示,“您守護的不僅是墓園,更是中琉數百年友好的記憶”。
80歲的守墓人陳豐在清理落葉。葉藝琳攝
“琉球墓園曾在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問津,但是陳豐老伯一如既往地堅持下來了,非常值得人敬佩。”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賴正維與陳豐交情頗深,在她看來,陳豐作為當代守墓人,他的堅守是純粹的奉獻。
對于自己接下來的打算,陳豐的態度很質樸,“盡我的能力,能做到哪就做到哪。”近年來,福州市倉山區多次開展琉球墓群環境整治及零星修繕工作。2024年,福州市文物局牽頭完成了琉球墓群保護修繕工作,墓冢、圍墻煥然一新。
這片不足3000平方米的土地,承載的不僅是九座墓冢,更是一段綿延數百年的文明對話。在守墓人陳豐的掃帚聲中,墓園繼續靜默地向世人訴說著福州與琉球那段跨越時空的友好故事。(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八旬老人義務守墓二十載:守護中琉數百年友好記憶
- 東西問丨郭保平:唐太宗唯一存世石碑蘊藏著何種治國安邦思想?
- 安徽碭山黃河故道花果香 一棵梨樹掙三份錢
- 浙江農工黨幫扶記:荒山結出致富果 共富路上同心行
- 奧運冠軍體驗延安腰鼓 感受陜北風情
- “AI智能機器人科普展”廣州開展
- 廣州從化加快發展布局“空天經濟”
- 長三角鐵路4月5日預計發送旅客300萬人次 清明客流持續保持高位運行
- 湖北鶴峰:小小一?!懊住鼻藙痈幻翊螽a業
- 清明節緬懷英烈 “鐫刻永恒·傳承紅色基因”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行
- 清明假期浙江舟山水上客運迎高峰 預計27萬旅客進出普陀山
- 吐魯番漢唐文物在吉林展出
- 浙江縣城“土味”的速達之旅
- @老年人 乘火車出行優惠別錯過 這些適老服務需知道
- 到達高鐵站發現沒帶身份證?別慌,這份應急指南讓你順利進站
- 文化中國行丨二十四節氣·清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
- 2025清明檔電影票房破2億元
- 西班牙藝術家的瓷都“慢生活”:文明在相遇中獲“新生”
- “植綠寄思·禮贊生命” 貴州舉行群眾性殯葬文明實踐活動
- 僑見海南自貿港:椰子大觀園里沐椰風
- 銀行業加速不良資產處置 優化結構服務實體經濟
- 安全護航,合作共贏!檢博士邀您加入!
- “花樣”美景帶火“賞花游” 消費市場迎來“春日限定”熱潮
- 西藏易貢:雨后春日美景
- 天津東疆灣沙灘風箏季啟幕 邀市民共賞春日“天空畫卷”
- 廣東羅浮山第三屆雅集系列活動啟幕
- 佛山番海大橋水域一男子落水獲救
- 清明假期湖北紅色旅游煥發新魅力
- 清明假期首日 廣州接待祭掃民眾56.8萬人次
- 貴州春日梯田五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