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多管齊下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8日,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麻沙鎮,高標準農田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挖掘機往來作業,田塊平整、路基整治、溝渠開挖等工作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正火熱進行。
麻沙鎮不斷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及管護機制,優化布局并明確建設時序,致力于將具備條件的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自2021年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列入自然資源部試點名單為契機,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游客在閩北長坪村稻田花海打卡拍照。張怡雯 攝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鎮已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2.6萬畝,后續還有2.3萬畝改造建設計劃。
科技創新為高標準農田建設賦能。麻沙鎮長坪村農業觀測站構建“氣象導航-精準調控-效益評估”全鏈條服務體系,借助智能監測網絡實時跟蹤氣溫、降水、風力變化,提供精細化天氣預報與土壤墑情分析,助力農戶科學安排農事。
閩北黃墩灣村高標準農田項目。 林金才 攝
同時,麻沙鎮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深度融合創新,建設空天地一體化農情監測體系、綠色植保預警系統等,接入相關平臺打造數智生產模式,加速傳統農業數字化轉型。
在土地流轉方面,麻沙鎮重點在永久基本農田等區域布局高標準農田,整合零散地塊,進行宜機化改造,實現小田變大田。這既利于土地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與產出率,也吸引了種糧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后,大型機械得以廣泛應用,耕作效率提高近兩成。麻沙鎮還推廣土地托管社會化服務,探索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農民不僅獲得流轉收入,還可通過務工增收,合作社采用現代農業技術也實現增收,真正實現多方共富。
麻沙鎮還注重深化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轉化,發展生態農業與鄉村旅游。打造“稻田花海”項目,采用“稻-再-油”輪作模式,以花為媒發展“旅游+”業態,帶動周邊餐飲、零售等消費,實現“美麗經濟”增收。
此外,麻沙鎮大力發展水稻制種產業及“煙-稻”輪作,示范生物防治技術,推動科研成果落地。
麻沙鎮鎮長表示,將落實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鞏固良田建設成果,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良田用于糧食生產,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完)
關鍵詞: 洋姜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蚊子會冬眠嗎 大蒜精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閩北多管齊下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 航拍廣西梧州田園風光 春日動車畫中行
- 深化拓展與東盟合作 第二屆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5月舉行
- “煙臺-越南”件雜貨航線開通
- 山東青島著力構建高效快貨物流圈 力爭2035年全球主要城市“3天達”
- 2025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武漢舉辦
- 科技加持,鄂爾多斯為中小企業“減負”記
- 菏澤牡丹花開正艷 2025世界牡丹大會在山東菏澤開幕
- 疆渝“電力高速”重慶段完成走線驗收
- 中國演員沈騰擔任“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宣傳大使
- 第14屆艾特獎全球頒獎禮將于5月在深圳舉行
- 科爾沁沃野春潮涌 萬象“耕”新正當時
- 中高端酒店,迎來“投資矩陣”時代
- 青海:0歲至17周歲困境孤獨癥兒童可獲康復救助
- 國球奧運冠軍走進云南師范大學:傳遞愛國情懷和拼搏精神
- 浙江武義深耕“茶+”經濟 山間翠色促農增收
- 香港北環線主線鐵路方案獲批 2034年完成主線工程
- 全國首趟花卉主題列車開行
- 貴州印江:游客賞花采茶 樂享春日好風光
- 詩歌盲盒共創大賽刷新AI文旅玩法 張家界又嗨了!
- 2025年阿斯塔納國際花卉與園藝展舉行
- 外籍留學生走進齊國故都 感受“泱泱齊風”
- 霍爾果斯口岸跨境游熱潮再創新高!
- 第31屆中國·勝芳國際家具博覽會啟幕
- 山西平陸東漢墓或與曹操推行薄葬制有關
- 臺兒莊大戰勝利87周年紀念活動在山東臺兒莊舉行
- 武鐵優化升級貨運班列 增漢十高鐵“大站快車”
- 技能照亮前程 超2500人報名江西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
- 300余名全球客家宗親代表河南偃師尋根問祖
- 外籍留學生于齊國故都感知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