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購”背后套路多多 涉嫌多項違法
打開一些網頁和網購App,“1元購”廣告讓人眼花繚亂。用戶只要忍不住點擊,就可能掉進不良商家設置的陷阱里。有的被誘騙下載了購物App,有的雖搶購成功卻買到劣質“三無”產品,還有的個人信息被套取轉賣……“1元購”背后套路多多,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1元購”套路多多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指出,“1元購”利用了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理,就算消費者上當也不容易引發經濟糾紛,其危害很容易被忽視。
套路一:有名無實,騙人下載App,借機推銷其他產品。
記者在手機上打開一款瀏覽器,看到一條“波司登年終促銷!羽絨服1元1件!庫存不多!”的廣告。點擊后彈出一個窗口提示下載某知名購物App,下載并成功登錄后,卻發現根本就沒有此商品信息,搜索到的所有同款羽絨服價格也都在200元以上,方知上當。
套路二:“畫大餅”,誘人拼“難以拼夠的單”。
在某瀏覽器首頁上,醒目地顯示著“1元購手機”宣傳頁。太原市民劉濤按照提示掃碼下載了某購物App,完成注冊后收到提示“已砍掉6000元,再砍13元即可成功”。他又按要求將廣告分享到兩個微信群里,該平臺提示“離交易成功僅差1元”,但條件是“在24小時內找50個朋友幫你砍價”。結果劉濤一直忙到深夜也沒湊夠人數,最終砍價失敗。
套路三:1元傾銷,假冒偽劣,坑人沒商量。
太原一機關工作人員向記者反映,有一次他在某手機App上看到一個1元搶購耳機的廣告,產品介紹很“高、大、上”,就忍不住試了試。沒想到,一下就搶成功了。可等收到快遞打開一看,耳機不但做工粗糙,沒有任何標識,而且音質很差。
套路四:充當個人信息“販子”。
史女士從山西長治搬到太原居住后一直生活平靜。但最近她參與了某購物平臺“1元購”后,開始收到各種推銷電話,有的還準確提到她的家庭住址。在向有關部門反映后,她被告知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被購物平臺倒賣了。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提醒,一些電商平臺已經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重要渠道,消費者花1元買到原本價值10元的商品,覺得占了便宜,殊不知有的商家販賣了消費者個人信息。
“1元購”涉嫌多項違法
記者發現,如今許多網站、App上充斥著大量類似的“1元購”廣告。絕大多數受訪者都表示嘗試過“1元購”,也幫人拼過單、砍過價,但買到物有所值商品的人卻寥寥無幾。
經常在手機上購物的王蕓告訴記者,她微信里有好幾個砍價群,但砍價成功的不多,不少純粹是騙人的。
劉俊海對此表示,現在網上流行的“1元購”涉嫌多項違法。
首先,“1元購”是一種含有虛假或誤導信息的廣告,是典型的“釣魚營銷”。商家為了吸引眼球和提升流量,用這種方式誘使消費者上當,不但沒有盡到商家的信息披露義務,而且存在主觀上的惡意,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廣告法關于禁止虛假廣告等法律規定。
其次,某些電商平臺“1元購”還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有關規定,惡意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提供服務,這是一種市場攪局行為。
再次,一些電商平臺“1元購”假冒偽劣產品泛濫,也涉及多種違法行為。一是侵害消費者知情權,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二是損害了同行的利益,劣幣驅逐良幣,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三是平臺賣假東西,違反了電子商務法、知識產權法和注冊商標法等。
此外,一些電商平臺套取倒賣消費者個人信息,也侵害了公民隱私權。而一些瀏覽器在首頁醒目位置展示“1元購”虛假宣傳,其運營公司也要承擔連帶侵權或民事責任。
治理低價網購亂象 需多方共同作為
不少“1元購”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對市場秩序造成了干擾,亟須進行整治。
針對“1元購”存在的問題,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在監管方面存在一些難點。“1元購”涉及金額小,很多消費者上當后也不是很在意,往往抱著“嫌麻煩”的心態吃啞巴虧,讓問題得不到及時暴露。還有,很多電商平臺注冊地往往不在受騙消費者所在城市,增加了處理難度。
市場監管部門相關人士建議,應盡快制定和細化相關法律規定,加強對網絡領域市場監管的技術研發力度,加強異地之間、部門之間聯合執法。
有關專家提出,治理低價網購亂象,需要消費者、政府相關部門和電商平臺共同作為。一是消費者要認清“1元購”等網購陷阱背后的貓膩,理性消費避免上當受騙;二是政府部門要依法用好用足法律賦予的市場準入、行政監管、行政指導和行政處罰等權限,進一步加強對平臺及商家的監管力度;三是電商平臺要加強行業自律,做好對商家的遴選和對商品質量的把控,不斷完善平臺的交易規則和維權渠道,積極受理處理消費者的維權訴求。(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柴海亮 呂夢琦 劉揚濤)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中國平安發起保護華南虎公益行動
- 第五屆金匠獎獲獎榜單
- 鏡外之境 國際當代攝影展”在遇見博物館·in Space開展
- 榕樹貸款以科技創新為本 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提速
- 深度回顧2021:創新+品質,歐恩貝打造消費者信賴國產奶粉品牌
- 瑞豐農商行去年營收增長10.5% 不良貸款率為1.25%
- 交通銀行增資交銀投資獲監管批復 注冊資本變更為150億元
- 回顧8年的堅定和創新——木婉清集團的前世今生
- 開蓋即飲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飲產品新升級
- 減脂也想吃零食怎么辦?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計劃,讓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連問,股價收“三連板”后大跌
- 誰是下一個九安醫療?“新冠概念”股市造富,偽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長春高新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4個交易日里市值蒸發330億元
- 沒了薇婭競爭,李佳琦更貴了!全網最低價不復存在
- 羅永浩預告年后回歸科技界,耗資6個億的“真還傳”要殺青了?
- 支撐高質量發展 21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
- 地方經濟年報陸續出爐 地方穩增長舉措蓄勢待發
- 工信部: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再出紓困幫扶政策
- 流通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加快資源要素流動
- ?明明原價能買票,為何還要購買平臺VIP
- 順鑫農業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東科技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已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消息...
- 時隔一月 央行開展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
- IBM第四季度凈利大漲72% 股價盤后一度飆升7%
- 連虧三年的唐德影視扭虧 去年凈利預計1800萬-2700萬元
- 強監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轉型能否延續高增長?
- 春節因素提振餐飲旅游板塊 預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風口
- 保利、招商等合營子公司東莞招商啟越房地產因虛假材料取得商...
- 海關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 滑雪如何規避風險?這份安全須知一定得告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