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團隊發現黑珊瑚化石新種 填補演化史上關鍵空白
記者11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地質學系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在陜西漢中發現的黑珊瑚化石中,包括兩個黑珊瑚化石新種,并創立了硬黑珊瑚新科,對化石的研究也填補了黑珊瑚演化史上的關鍵空白。
黑珊瑚是國際公約保護的瀕危物種,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然而長期以來黑珊瑚的早期演化歷史卻始終是個謎題。據統計,黑珊瑚目共有9科303種,其中8科301種為現生種,僅有1科2種為化石種。作為唯一的化石科,中華黑珊瑚科僅在中國湖北早奧陶世地層被發現。由于表面特征與現生黑珊瑚的差異巨大,其是否能夠歸屬為黑珊瑚目,一直存在較大爭議。
近日,西北大學地質學系與多個國內外研究機構的11名科學家合作研究,在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中奧陶世地層(距今約4.67億年前)中發現了256枚短棒狀微體化石。經系統的形態學與CT三維重建分析,創立了硬黑珊瑚新科,其中包括輻根硬黑珊瑚、縱棘硬黑珊瑚新種和硬黑珊瑚未定種三個物種。該發現將黑珊瑚目增至10科305種(輻根硬黑珊瑚原屬中華黑珊瑚科)。新物種的發現和新科的建立,填補了黑珊瑚化石記錄的空白。
奧陶紀縱棘硬黑珊瑚化石及其譜系演化。受訪者供圖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發現兩個中奧陶世的黑珊瑚化石種,在演化上屬于早奧陶世黑珊瑚化石與現代黑珊瑚之間的過渡形態類型,確認了硬黑珊瑚科屬于黑珊瑚目。”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博士郝文靜表示,同時發現黑珊瑚骨架存在從復雜網格狀結構向規則縱向排列的規律性演化趨勢,為研究黑珊瑚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的中間環節,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黑珊瑚目的深時起源與演化之謎。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研究員韓健表示,這項研究通過多學科交叉和國際合作,在古生物學和現代海洋生物學之間架起了橋梁,并且該發現揭示了黑珊瑚骨骼結構從早奧陶紀網格狀向現代縱向排列的關鍵轉變,填補了黑珊瑚演化史上的關鍵空白。
參與發現黑珊瑚化石新產地的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王欣副研究員介紹,奧陶紀西梁寺組在漢中地區分布廣泛,推測除了寧強地區之外,以后應該在其它地區也很有可能發現更多類型的黑珊瑚化石。(完)
關鍵詞: 杭州 地圖中國高清衛星地圖 年齡計算器在線計算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科研團隊發現黑珊瑚化石新種 填補演化史上關鍵空白
- 2025小紅書文旅峰會在武夷山舉辦
- “山海交響 世遺聯動”福建文旅推介活動在南平舉辦
- 千億市場新機遇,人參產業黃金賽道:廣東天葆堂,承接功能性...
- 中時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來住科技,完成天使輪融資800萬
- 北京鳴醫智造丁陽&三正規醫美平臺聯手教你識別“黑醫
- 青海推出“駕照式”醫保監管體系
- 山西高平:大棚蔬菜育苗忙 萬象“耕”新繪“豐”景
- 中國—東盟大學生188籃球邀請賽在桂林開賽
- 河源市紫金縣8.5萬畝茶園迎來頭春茶采摘
- “天津之眼”摩天輪景區將于4月13日起暫停運營
- 黃山機場恢復黃山至首爾航線
- 福州航標處更新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水域部分航標 護航“海...
- 學習強國“強國健康”亮相2025烏鎮健康大會 北京健易保王東...
- 龍洲寶石斑引進中國都安 打造智漁云倉 全面推廣健康美味的水產品
- 太原鐵路實行貨物列車運行新圖 大秦鐵路開行重載列車87對保...
- 粵東城際鐵路揭陽段首臺盾構機順利始發
- 太原鐵路實行貨物列車運行新圖 大秦鐵路開行重載列車87對保...
- 五部門聯手!事關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
- 陜西蘋果脆片首次出口越南 實現東盟市場零突破
- 定格時光 內蒙古泥塑匠人用泥巴講述中國故事
- 新疆鳥類攝影愛好者:20余年拍攝上千種鳥類
- 高效能低成本!中國團隊原創實現合成孔徑雷達微波視覺三維成像
- 婺劇經典“邂逅”音樂之都 《白蛇傳》在奧地利掀熱潮
- 上百只天鵝“到訪”同江 繪就一幅靈動生態畫卷
- 第十三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開幕 薈萃全產業鏈創新成果
- 多款“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產品亮相寧夏銀川
- 長三角氣溫沖高領短暫“初夏體驗卡”
- 廣西南寧蒲廟鎮民眾歡慶“花婆節”
- 廣西藝術學院與越南教育合作20年 培養多位文藝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