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半條被子”映初心 鄉村振興闊步行
白天走訪收集民意,晚上召開議事會制定對策,深夜復盤工作進展……湖南省汝城縣沙洲瑤族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譚詩華近期格外忙碌,“現在就想搶抓一切時機,為村民多辦些好事實事,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作為紅軍長征“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沙洲村在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幫扶帶動下,通過黨建引領、產業升級、民生改善等舉措,實現了村集體收入翻番、人均年收入增長67%,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多項榮譽。
沙洲村日訪夜談板凳會(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黨建引領: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晨光初露,薄霧繚繞。清早,沙洲村里有不少村民起床忙活,先是對屋前屋后、里里外外清掃整理一番,爾后再開始做早餐,“沙洲是一家,共治靠大家”的意識愈發顯現。
初到沙洲村時,譚詩華面對的是房前屋后隨意晾曬、家禽散養等治理難題。工作隊與沙洲村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確立“黨建+”工作模式:建立“黨員示范崗”,舉辦“紅色課堂”;組建村民理事會等“四會”組織,形成“支部+N”共治網絡;修訂紅色文化村規民約,設立道德紅黑榜激勵制度。通過“日訪夜談”“屋場會”等活動,村民共治共享參與熱情高漲,已從“門難進、臉難看”轉為“齊上陣、一起干”,衛生示范戶數量顯著提升。
“我們與群眾距離越近,群眾就與我們越親。只要堅守初心、真心為民,把群眾當做自家人,就能贏得認可和支持,煥發共推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譚詩華滿是欣慰地說,“現在鄉親們見到我們,不是熱情打招呼,就是以茶水和水果相待,就像親人一樣。要離開了,還真有些不舍呢!”
沙洲村年貨節舞龍表演。汝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升級:打造農旅融合“金盆地”
“快來瞧瞧,香甜的小水果,地道的農特產,還有精美的工藝品!”“90”后創業者朱曉英手腳麻利忙活補貨、理貨、碼貨,并熱情喚客。作為家門口的創業者,她經營著4家店鋪,年入逾20萬元,這正是沙洲產業發展的縮影。
目前,村內建成農特產攤位65個,發展民宿餐館商店48家,打造780畝四季果園,形成“三子”(種果子、開店子、擺攤子)主導產業。基礎設施方面,沙洲村修建3300米果園游步道,實施雨污分流工程,建成四季果園采摘區、生態垂釣休閑區、田園生活體驗區、紅色傳統教育區以及生態觀光農業景觀帶“四區一帶”農旅格局。沙洲村還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因地制宜投資建設光伏發電廠、瑤族農家樂、共富工坊等村辦企業,實現村集體經濟多元發展。
如今,沙洲村依托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古色鄉風三色資源,發展了果蔬種植、旅游商店、特色鋪子、餐飲酒店、民宿旅居、文藝文創等20多個農文旅業態,村強民富的路子越走越寬闊,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目前,沙洲村80%以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20年56萬元增至129萬元,人均收入由2020年1.5萬元增至2.5萬元。
“我們深挖用活資源優勢,加力發展產業,不斷拓寬路徑、打實底子,促進了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譚詩華表示,只要干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堅持不懈不松勁,大家今后收入只會越來越高,日子只會越來越紅火。
沙洲村幸福食堂。汝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民生提質: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
夜幕下的民俗廣場,張美英帶領的舞蹈隊成為亮麗風景。“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們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內心歡樂。”近年來,作為廣場舞隊隊長的張美英不僅堅持帶隊跳舞排舞,還積極參加村里舉辦的沙洲村晚、文旅節、屋場會、農趣會等豐富活動,獻上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
沙洲村以辦好“十大民生實事”和實施“五大幸福工程”為統攬,不斷增進村民的幸福感和收獲感:為全村年滿60歲的老人每月發放200多元養老補貼;開辦幸福食堂,為全村年滿70歲的老人、農村特困散養戶和其他特殊困難群體提供一日三餐;連續多年舉辦沙洲“村晚”、豐收節、年貨節和農趣會等“幸福節會”;啟動建設“幸福新村”,首期28套新房順利交付……
“從‘半條被子’到‘幸福路子’,沙洲正成為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樣板。”譚詩華表示,隨著紅色教育、生態農業、瑤族文化的深度融合,這個昔日紅軍駐地正書寫著新時代的振興答卷。(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湖南汝城:“半條被子”映初心 鄉村振興闊步行
- 上海市中心百年老飯店變身“高端辦公+高端購物中心”復合體
- 青海坎布拉獲批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 西湖大學“西谷Ⅱ號”潛水器返回陸地 完成深海探測試驗
- 2025亞洲羽毛球錦標賽男單1/4決賽:陸光祖勝喬納坦
- 湖南東安科技助力春耕備耕 新農人玩出“新花樣”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磁體系統“生命線”最大尺寸部件交付
- 安徽懷遠全面啟動春灌工作
- 放棄上千元利息取款投資 民警“攻心苦戰”喚醒騙局里的當事人
- “創·造未來——香港工業新時代”展覽體現香港工業轉型發展
- 西十高鐵西嶺隧道貫通
- 鄂臺同胞“窯州”共話陶藝傳承創新與合作
- 陜西壺口萬畝梨花競相綻放
- 甘肅定西:旱塬蔬菜“借”智“走南闖北”
- 武漢科研人員變花粉為環保吸附材料與生物塑料
- 山東濰坊:青少年學生舞臺炫“技” 展職教風采
- 比較好的靈活用工平臺
- 南陽第一人民醫院整外科醫護風采
- 共律會:一站式服務,減輕債務人還款壓力
- “第三屆GDMoA年度藝術家學術提名展”在廣州開展
- 航拍福建連江“海上牧場”
- 青海海西:雪景映襯“惡魔之眼”艾肯泉清晰輪廓
- 銀發族追尋“詩與遠方” 旅游英語課受青睞
- 山西柳林:黃土坡披“粉袍” “桃花海”邀客醉春風
- 中衛南北長灘梨花季啟幕 游客賞花享春光
- 古徽州如何以“共棲代碼”助力鄉村振興
- 菏澤牡丹穿越古今玩“跨界” 展現“七十二變”
- 實現66千伏電網互聯互帶 “中國最冷小鎮”單電源供電成為歷史
- 安徽五河稻蝦開捕迎豐收
- 科研團隊發現黑珊瑚化石新種 填補演化史上關鍵空白